首页 >> 常识问答 >

唇枪舌剑解释及出处介绍

2025-08-17 07:39:35

问题描述:

唇枪舌剑解释及出处介绍,急!求解答,求不敷衍我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17 07:39:35

唇枪舌剑解释及出处介绍】在汉语中,成语“唇枪舌剑”常用来形容言辞犀利、辩论激烈的情景。它不仅展现了语言的力量,也体现了人在面对争论时的机智与自信。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及出处介绍。

一、成语解释

词语 含义
唇枪舌剑 比喻言辞锋利,辩论激烈,像枪和剑一样具有攻击性。多用于形容辩论或口才出众的人。

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在辩论、演讲或争论中,说话人用词精准、语气强烈,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攻击性。

二、出处介绍

出处 内容 说明
《三国演义》 “孔明曰:‘吾观魏延,虽有大将之才,然其心不正,不可重用。’……二人唇枪舌剑,各不相让。” 这是“唇枪舌剑”最早出现的文学作品之一,用于描写诸葛亮与魏延之间的争辩场面。
《水浒传》 “两人对坐,唇枪舌剑,各不相让。” 用于描写人物之间激烈的言语交锋,增强了故事的冲突感。
现代汉语使用 广泛用于日常交流、新闻报道、文学作品等场合,形容辩论或争论激烈。 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,不再局限于古代小说。
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
场景 使用示例
辩论赛 在辩论赛中,双方选手唇枪舌剑,互不相让,气氛十分紧张。
商务谈判 在商务谈判中,双方代表唇枪舌剑,争取最大利益。
日常对话 朋友之间因为观点不同而唇枪舌剑,但最终达成共识。
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
类型 词语
近义词 咬文嚼字、舌战群儒、妙语连珠
反义词 低声细语、沉默寡言、言不由衷

五、总结

“唇枪舌剑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常用于描述激烈辩论或言辞犀利的场景。它源自古代文学作品,如《三国演义》和《水浒传》,并在现代广泛使用。通过了解它的含义、出处和用法,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。无论是写作还是日常交流,掌握这一成语都能提升表达的感染力和表现力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