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抚使
1、历史官职
2、官名。隋文帝开皇九年(589)遣柱国韦洸安抚岭外,仁寿四年(604)又以杨素为河北道安抚大使,皆为行军主帅之兼职。唐太宗贞观(627—649)初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,有安抚、巡察、存抚等名,后或以节度使兼任,德宗贞元(785—805)时又加置副使。宋真宗咸平二年(999)复置于西川及陕西,以两制为之。景德三年(1006)又置于河北沿边,以雄州守臣兼任。后陕西沿边诸州亦置。仁宗庆历二年(1042)湖南置一人,八年河北四路各置一人。徽宗崇宁二年(1103)河南置一人。掌总护诸将,统制军旅,察治奸宄,肃清一道,总兵民之政,听狱讼、颁禁令、定赏罚,稽钱谷、甲械出纳之籍。若事难专决,则具可否禀奏; 机速边防及士卒抵罪之事,则许便宜裁断。南宋高宗建炎元年(1127)置于沿河、沿淮、沿江处,兼马步军都总管,以文臣充任。四年罢,改置镇抚使。后复置,罢镇抚使。辽朝于易州置,又有九水诸夷安抚使,掌巡查边境,招抚降叛等事。金朝置为安抚司长官,从一品。元朝沿置,位在达鲁花赤下。明朝置为土官,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所设安抚司长官,从五品,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,掌守疆土、修职贡。清沿置,为从五品土官,许世代承袭为安抚使司长官,掌辖区政务及土兵之事,受地方督抚节制。
3、官名。隋朝有安抚大使,为行军主帅的兼职,由二品以上的官员担任。唐朝前期为临时派往战后地区或灾区的官员,称安抚使;中期以后,各道都有节度使、观察使,便不再设此官。宋朝则为掌管一方军事和民政的官员,称安抚使或经略安抚使,常由知州、知府兼任,有“帅司”之称。由二品以上的官员充任时称安抚大使。元朝仅在边远地区设置,位在宣慰使和宣抚使之下;到明、清两朝,仅是边远地区的武职土官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下·节度使》、《宋史·职官七·经略安抚司》、《明史·职官五·安抚司》、《清史稿·职官四·四川宣慰使司》。
4、安抚使的解释 官名。 隋 代曾设安抚大使,由行军主帅兼任。 唐 代前期派大臣巡视抚恤经过战争的地区或灾区,称安抚使。 宋 代为掌管一方军民两政之官,称安抚使,或称经略安抚使。常由知州、知府兼任。以二品以上大臣充任时称安抚大使。 辽 金 元 称安抚使或安抚司,设在西南边远地区。 明 清 沿置,为武职土官。
5、安抚的解释 安息、抚慰发怒或焦虑的人
6、使的字典解释 使 shǐ 用:使用
7、见“作坊”。
【#安抚使#】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-
【淡水虾有哪些】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听到“淡水虾”这个词,但很多人对它的种类和特点并不十分了解。实...浏览全文>>
-
【胆子近义词是什么】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会用到“胆子”这个词,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是否有勇气、是否敢...浏览全文>>
-
【胆战心惊解释及出处】“胆战心惊”是一个常用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遇到危险、紧张或害怕的情境时,内心极度...浏览全文>>
-
【胆小如鼠典故及意思】“胆小如鼠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胆小、懦弱,缺乏勇气。这个成...浏览全文>>
-
【胆小如鼠的成语解释】“胆小如鼠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胆小、懦弱,缺乏勇气。这个成...浏览全文>>
-
【胆小鬼禁区v6 3 6】“胆小鬼禁区v6 3 6”是一款广受玩家喜爱的冒险类游戏,凭借其独特的剧情设定、丰富...浏览全文>>
-
【胆拖5拖10多少钱】在彩票投注中,“胆拖”是一种常见的组合投注方式,尤其在双色球、大乐透等玩法中较为常见...浏览全文>>
-
【胆怯怎样造句】在日常写作或语言学习中,“胆怯”是一个常见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。它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因害怕...浏览全文>>
-
【打铁还需自身硬怎么理解】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,源自古代铁匠打铁的过程。这句话的本意...浏览全文>>
-
【打喷嚏正确方法】打喷嚏是人体的一种自然防御机制,用于排出鼻腔中的异物、灰尘或病毒。然而,如果打喷嚏的...浏览全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