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付诸洪乔其他释义】“付诸洪乔”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,原意是指将书信或物品托付给他人传递,但对方却未能完成使命,最终导致信息或物品丢失。这个成语最早见于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王右军(羲之)与谢太傅共登冶城,谢悠然远想,有高世之志。王曰:‘今四海鼎沸,天下纷乱,当与君共济大业。’谢曰:‘吾方欲与君共谋之。’王曰:‘吾不忧洪乔之不达也。’”这里的“洪乔”指的是一个名叫洪乔的人,他被托付传递书信,结果却把信丢掉了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付诸洪乔”常用来比喻事情没有成功,或者委托他人办理的事情未能如愿以偿,带有无奈和遗憾的意味。
付诸洪乔的其他释义总结
释义名称 | 含义说明 | 使用场景 | 示例 |
原始出处 | 指将书信托付给洪乔,结果书信丢失 | 古代文学、典故引用 | 王右军与谢太傅对话中 |
委托失败 | 表示委托他人办事未果 | 日常表达、书面语 | “我本想让他帮忙,结果付诸洪乔。” |
信息失传 | 强调信息或物品在传递过程中丢失 | 历史事件、文献研究 | “这封信最终付诸洪乔,未能送达。” |
失望情绪 | 表达对事情未能达成的失望 | 情感表达、心理描写 | “他答应帮我办的事,最后还是付诸洪乔。” |
成语演变 | 从具体故事发展为固定用法 | 文学创作、语言学习 | “他以为自己能解决问题,结果还是付诸洪乔。” |
总结
“付诸洪乔”虽然最初是出自古代典故,但在现代汉语中已被广泛使用,成为表达委托失败、信息失传或事与愿违的常用成语。其背后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痕迹,也反映了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信任与失落。通过不同的释义形式,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成语的丰富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