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出处】一、
“齐国虽褊小,我何爱一牛”这句话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。原文为:“齐宣王问曰:‘齐桓、晋文之事,可得闻乎?’孟子对曰:‘仲尼之徒,无道桓文之事者,是以后世无传焉,臣未之闻也。’……王曰:‘吾惛,不能进于是矣。愿夫子辅吾志,明以教我。我虽不敏,请尝试之。’曰:‘无伤也,是乃仁术也。’……曰:‘王之好乐甚,则齐国其庶几乎!’……曰:‘王之好乐甚,则齐国其庶几乎!’……曰:‘王之好乐甚,则齐国其庶几乎!’……曰:‘今王鼓乐于此,百姓闻王钟鼓之声、管籥之音,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:‘吾王之好鼓乐,何以能与民同乐也?’……曰:‘王尝语庄子曰:‘寡人有疾,寡人好色。’……曰:‘王之好色,何以能与民同乐也?’……曰:‘王之好色,何以能与民同乐也?’……曰:‘齐国虽褊小,吾何爱一牛?’”
这段话是孟子在劝谏齐宣王施行仁政时所言。其中“齐国虽褊小,吾何爱一牛?”意指齐国虽然地小,但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,即使是一头牛也不应吝啬。这句话体现了孟子主张“仁政”、“与民同乐”的思想。
二、出处及背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|
原文 | “齐国虽褊小,吾何爱一牛?” |
作者 | 孟子(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) |
背景 | 齐宣王询问齐桓公、晋文公的事迹,孟子借此劝谏齐宣王施行仁政 |
含义 | 强调国家虽小,但不应因资源有限而忽视民生,应以民为本,施仁政 |
思想核心 | “仁政”、“与民同乐” |
语言风格 | 简洁有力,富有哲理,体现儒家思想 |
三、结语
“齐国虽褊小,吾何爱一牛”不仅是对齐宣王的劝谏,更是对后世统治者的一种警示。它强调了治理国家应当以民为本,不因资源有限而放弃对百姓的关怀。这一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