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摩顶放踵是什么意思】“摩顶放踵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孟子·尽心上》。原句为:“墨子兼爱,……摩顶放踵,利天下为之。”意思是:从头顶到脚跟都磨破了,形容为了天下百姓的利益,不惜付出极大的代价和努力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勤奋、无私奉献、不畏艰难的精神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摩顶放踵 |
出处 | 《孟子·尽心上》 |
原意 | 从头到脚都磨破,形容辛苦劳累 |
引申义 | 不惜一切代价,为他人或集体利益奋斗 |
用法 | 多用于褒义,形容人勤劳、无私、奉献精神 |
近义词 | 赤诚奉献、鞠躬尽瘁、废寝忘食 |
反义词 | 患得患失、自私自利、敷衍塞责 |
二、成语背景与含义
“摩顶放踵”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对墨家学派的评价中。墨子主张“兼爱”,提倡平等博爱,强调为天下人谋福利,即使自己吃苦受累也毫无怨言。因此,“摩顶放踵”不仅是对墨子行为的描述,更是一种理想的人格追求。
在现代语境中,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赞美那些默默无闻、甘于奉献的人,如教师、医生、基层工作者等,他们往往为了社会的进步和他人的幸福,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使用示例 |
表扬奉献精神 | “他常年奔波在一线,真是摩顶放踵,值得我们学习。” |
描述艰苦工作 | “为了完成项目,团队成员摩顶放踵,终于取得了成功。” |
文学作品中 | “古人有‘摩顶放踵以利天下’之志,今人亦当以此自勉。” |
四、总结
“摩顶放踵”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不仅体现了古代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,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道德价值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困难时,应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;在服务他人时,应秉持无私奉献的态度。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发展中,这种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