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自鸣得意是什么意思】“自鸣得意”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就或表现感到非常满意,甚至有些沾沾自喜、自我夸耀。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,常用于批评那些过于自信、缺乏自省的人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自鸣得意 |
拼音 | zì míng dé yì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自鸣得意,不知其过。” |
含义 | 形容人自我感觉良好,自以为是,得意忘形。 |
用法 | 多用于贬义,形容人的骄傲自满态度。 |
近义词 | 自得其乐、得意洋洋、自命不凡 |
反义词 | 谦虚谨慎、自知之明、虚心求教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 |
工作场合 | 小李在会议上提出一个方案,得到领导表扬后,开始自鸣得意,不再听取他人意见。 |
学习生活 | 考试得了高分后,他整天自鸣得意,忽略了后续的学习计划。 |
日常交流 | 她在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新衣服,显得有些自鸣得意。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语气问题:该成语多用于批评,使用时要注意场合和对象,避免引起误解。
2. 情感色彩:带有明显的负面评价,不宜用于正面人物或场合。
3. 搭配使用:常与“自满”、“骄傲”等词连用,增强表达效果。
四、总结
“自鸣得意”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的成语,用来描述那些因小成就而自我陶醉、忽视自身不足的人。虽然适度的自信是好的,但过度的自我满足则可能阻碍个人成长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保持谦逊的态度,避免陷入“自鸣得意”的误区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