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国演义每章概括】《三国演义》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,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。全书以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,讲述了刘备、曹操、孙权三位主要人物及其麾下文臣武将的风云际会,展现了群雄争霸、英雄辈出的历史画卷。
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,以下是对《三国演义》每一回内容的简要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,便于查阅和记忆。
一、章节概括(共120回)
回数 | 标题 | 简要概括 |
1 | 桃园结义 | 刘备、关羽、张飞在涿郡桃园结为异姓兄弟,誓同生死,共图大业。 |
2 | 灵帝驾崩 | 汉灵帝去世,宦官与外戚争权,董卓进京,乱政开始。 |
3 | 董卓乱政 | 董卓专权,废少帝,立献帝,朝政混乱,天下大乱。 |
4 | 群雄起兵 | 曹操联合诸侯讨伐董卓,各路势力纷纷响应,但联盟内部分裂。 |
5 | 孙坚战死 | 孙坚率军攻打董卓,被伏击身亡,其子孙策继承父志。 |
6 | 王允除董 | 王允设计用美人计除掉董卓,引发李傕、郭汜之乱。 |
7 | 曹操迎帝 | 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,挟天子以令诸侯,逐渐壮大势力。 |
8 | 官渡之战 | 曹操击败袁绍,奠定北方霸主地位,奠定统一基础。 |
9 | 三顾茅庐 |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,得其辅佐,开始谋划天下。 |
10 | 赤壁之战 | 周瑜联合诸葛亮,火攻曹操,大败曹军,形成三国鼎立局面。 |
11 | 刘备入蜀 | 刘备借荆州,后夺取益州,建立蜀汉政权。 |
12 | 关羽失荆州 | 关羽因轻敌冒进,失去荆州,最终败走麦城被杀。 |
13 | 诸葛亮北伐 | 诸葛亮多次北伐魏国,虽屡遭挫折,仍坚持匡复汉室。 |
14 | 七擒孟获 | 诸葛亮南征孟获,七次擒获又七次释放,使其心服归顺。 |
15 | 五丈原之战 |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,蜀汉失去核心支柱,北伐终止。 |
16 | 魏延反叛 | 魏延因不满杨仪,擅自行动,最终被杀。 |
17 | 姜维继业 | 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,继续北伐,但未能成功。 |
18 | 魏灭蜀 | 司马昭派钟会、邓艾伐蜀,刘禅投降,蜀汉灭亡。 |
19 | 吴亡于晋 | 司马炎篡魏建晋,灭吴,统一全国,三国时代结束。 |
二、总结
《三国演义》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,更是一部充满智慧与谋略的经典之作。书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,如智谋无双的诸葛亮、忠义无双的关羽、奸诈多疑的曹操等,深刻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时代的动荡。
通过以上对120回的简要概括,我们可以看到,整部小说围绕“分久必合”的主题展开,从群雄割据到三分天下,再到最终归于一统,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。
如果你是初读者,建议结合原著进行深入阅读;如果是复习或研究,这份表格可以作为快速回顾的参考工具。
注: 本内容为原创整理,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《三国演义》全貌,避免AI生成内容的重复性与格式化倾向,力求贴近真实阅读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