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出处原文及译文赏析】一、
“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”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晚年仍怀有积极乐观态度的情感,寓意即使到了人生的黄昏,依然可以发出灿烂的光芒。
诗句中的“桑榆”指傍晚时分的太阳落山之处,象征晚年;“霞”则是夕阳的余晖,代表希望与光辉。整句诗传达出一种不屈不挠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。
本文将从出处、原文、译文、赏析四个方面进行整理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,便于理解与记忆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诗句 | 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 |
出处 | 唐代·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 |
原文 | 巴山楚水凄凉地,二十三年弃置身。 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乡翻似烂柯人。 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 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 |
译文 | 在巴山楚水这样荒凉的地方,我度过了二十三年被贬谪的日子。 怀念故友只能空自吟诵《思旧赋》,回到故乡却像王质那样恍如隔世。 沉船旁边仍有千帆驶过,病树前头却有万木争春。 今天听了你这一曲,暂且借一杯酒来振奋精神。 |
赏析 |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部分,表现了诗人虽遭贬谪,但仍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。 “桑榆晚”象征晚年,“为霞尚满天”则比喻即使在晚年也能焕发新的光彩。 诗人用自然景象表达人生哲理,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希望,积极面对生活。 |
三、结语
“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”不仅是对人生晚景的诗意描绘,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。它提醒我们,无论身处何境,都应保持希望与勇气,正如夕阳虽近黄昏,却依然能映照出绚烂的天空。
通过了解其出处、原文、译文与赏析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句诗的内涵与价值,感受古人智慧与情感的交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