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肃然起敬的意思和造句】“肃然起敬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对某人或某事产生由衷的尊敬和敬畏之情。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高尚品德、卓越成就或庄严场面的敬仰。
一、词语解释
| 词语 | 肃然起敬 |
| 拼音 | sù rán qǐ jìng |
| 含义 | 形容对某人或某事产生严肃而恭敬的态度,表示由衷的敬佩。 |
| 出处 | 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闻君为郡,不以私事干公,甚善。吾虽老,犹当肃然起敬。” |
| 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常作谓语或状语。 |
| 近义词 | 诚惶诚恐、肃然无声、心生敬意 |
| 反义词 | 傲慢无礼、不屑一顾、漠不关心 |
二、造句示例
| 句子 | 说明 |
| 看到那位老科学家在实验室中专注研究的身影,我肃然起敬。 | 表达对学者敬业精神的敬佩。 |
| 他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,保护了大家,令人肃然起敬。 | 表达对英雄行为的敬仰。 |
| 老师讲解得深入浅出,同学们都肃然起敬,认真聆听。 | 表达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尊重。 |
| 面对庄严的升旗仪式,人们肃然起敬,庄重地行注目礼。 | 描述对国家象征的敬意。 |
| 他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,让我肃然起敬。 | 表达对文化传承者的敬佩。 |
三、使用注意事项
1. 适用场合:多用于正式或庄重的场合,如对伟人、英雄、长辈、专家等的敬佩。
2. 语气情感:带有强烈的敬意和尊重,不宜用于日常轻松的对话中。
3. 搭配对象:通常与“对……”“看到……”“听到……”等结构搭配使用。
四、总结
“肃然起敬”是一个表达敬意的成语,强调的是内心深处的尊重与敬畏。它不仅体现了说话者的礼貌和修养,也反映了对他人或事物的高度认可。在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如果你需要更多关于成语的解析或造句,欢迎继续提问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