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巧夺天工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】“巧夺天工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技艺高超、精妙绝伦的工艺品或自然景观。这个成语不仅展现了人们对精湛技艺的赞美,也体现了对自然与人工结合之美的欣赏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巧夺天工 |
拼音 | qiǎo duó tiān gōng |
出处 | 出自《红楼梦》中的一句:“这园子原是前朝旧物,虽经修缮,却仍不失古意,真是巧夺天工。” |
含义 | 形容技艺非常精巧,超过了自然的造化,多用于赞美工艺品、建筑或自然景观的精美程度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常作谓语、定语使用,如“这件瓷器巧夺天工”。 |
近义词 | 精雕细琢、鬼斧神工、匠心独运 |
反义词 | 匠气十足、粗制滥造、平淡无奇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艺术品评价 | “这幅画笔触细腻,色彩斑斓,真是巧夺天工。” |
建筑设计 | “这座古建筑的设计巧妙,堪称巧夺天工。” |
自然风光 | “山间的瀑布飞流直下,景色壮丽,令人叹为观止,简直巧夺天工。” |
三、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
“巧夺天工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褒义词,它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“天人合一”理念的追求。古人认为,真正的艺术应当达到与自然相融的境界,既要有匠心独运的巧思,又不能脱离自然的本真。因此,“巧夺天工”不仅是对技艺的肯定,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种赞美。
四、常见误区
1. 误用对象:虽然“巧夺天工”常用于工艺品和自然景观,但不适用于普通物品或日常事物。
2. 语义混淆:不要与“鬼斧神工”混淆,后者更强调自然形成的奇迹,而“巧夺天工”则强调人为技艺的高超。
五、总结
“巧夺天工”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,常用于赞美那些在技艺上达到极致的作品或景象。它不仅体现了对工艺的尊重,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“美”的追求。掌握这个成语的正确用法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