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拿来主义的中心论点】一、
《拿来主义》是鲁迅先生于1934年发表的一篇杂文,文章以“送去主义”与“闭关主义”为对比,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中盲目崇洋媚外和一味排外的两种极端思想。文章的核心观点是:面对外来文化,不能简单地“送去”或“闭关”,而应采取“拿来”的态度,即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,摒弃糟粕,以服务于本国的文化发展和民族进步。
鲁迅提出“拿来主义”的主张,强调在面对外来文化时要“运用脑髓,放出眼光,自己来拿”,反对盲目的崇拜和排斥,倡导理性、批判性地吸收外来文化,从而实现文化的独立与创新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
| 文章名称 | 拿来主义 |
| 作者 | 鲁迅 |
| 发表时间 | 1934年 |
| 主题 | 批判“送去主义”与“闭关主义”,提倡“拿来主义” |
| 中心论点 | 面对外来文化,应理性、有选择地吸收,而不是盲目崇拜或排斥 |
| 对比对象 | “送去主义”(盲目送出去)与“闭关主义”(完全拒绝外来文化) |
| 核心主张 | “运用脑髓,放出眼光,自己来拿”——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|
| 目的 | 实现文化的独立与创新,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|
| 思想意义 | 强调文化自信与开放精神,反对盲目西化与保守主义 |
三、结语
《拿来主义》不仅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深刻反思,也对今天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外来文化时,应保持清醒的头脑,既要避免盲目崇拜,也要防止固步自封,真正做到“拿来”而非“照搬”,让外来文化为我所用,服务于本民族的进步与发展。


